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思维与领导能力专委会聚焦本专业的核心研究问题,探索以读书会为载体,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品鉴战略哲学相关的经典著作,提高战略思维水平。11月2日下午,专委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七楼会议室召开“战略哲学视角下的发展战略——以阿马蒂亚·森著作为阅读文本”的读书会。会议由专委会副秘书长严鼎程博士主持,14位会员参加,邀请3位发言人作主题发言,专委会主任段培君教授作点评。
读书会开始,专委会合作秘书长、战略哲学博士候选人杨卓结合其博士论文选题带头对阿马蒂亚·森的经典著作《以自由看待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她提出,森不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经济学研究方面有重要贡献,而且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和人类发展指数方面有突出贡献,其研究视野超越经济学而进入全面发展领域,是发展大战略的卓越贡献者。这不仅集中体现于将发展战略的研究扩展于价值目标和工具手段的结合,从而进入战略哲学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分析框架,而且通过此分别拓展战略目标的价值视野和工具手段的使用范围。具体而言,森提出以可行能力的自由概念来拓展发展目标,同时论证了与此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信息和环境保障等系统性手段。
接着,严鼎程博士侧重将哈特的安全大战略与森的发展大战略做了比较分析。他认为,哈特、富勒等安全大战略的提出者最重要的贡献,如段培君教授曾指出的,是第一次从军事战略研究共同体内部将和平和民生的价值目标引入战略结构,系统论证了与价值目标相一致的“间接战略”方法论,并将两者置于战略体系的最高层面,形成了大战略、战略和战术的“三层楼”结构,开始了战略形态的现代转型。这一安全大战略的价值目标体系和战略手段与阿马蒂亚·森的发展大战略虽然各有其特殊性,但从战略哲学看都属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的分析框架。
郑洁副教授《从森的思想看个人的自由与发展》为题,阐释森的思想特点及对个人发展的启发。郑洁副教授从作品概述、自由的内涵、发展的视角、个人反思方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她指出,通过阅读本书,对自由的理解更加深刻,意识到自由不仅有价值的层面,而且包括经济机会、政治权利、社会参与和个人发展的层面。发展应该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福祉。此外,她认为书中的观点对个人成长产生了影响,进一步认识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与个人权利的体现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段培君教授在点评中说,如各位发言者所谈到的,从战略哲学角度对阿马蒂亚·森的阅读具有新的意义,能够把发展战略研究引向新的维度和深度。阿马蒂亚·森和利德·哈特的研究都属于大战略的研究范式,是战略哲学研究内容的重要方面。关于它们的研究表明,战略哲学的分析框架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他强调,森提出的“信息基础”在其发展战略的框架建构中具有特殊意义,包含价值视野和工具运用两个方面。不同的价值理论具有不同视野的信息支持,森通过作为自由的可行能力在价值层面拓展出更广阔的信息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工具层面实际运用的信息确定相应的对策。基础性分析与实用性应用的结合使发展战略框架具有某种统一性、实用性和广泛性。段教授也特别指出,森在战略范式建构中也涉及自由悖论、帕累托自由不可能等前沿问题(见《理性与自由》)。这在战略逻辑理论和实践运用上都提出了批判反思和深化研究的课题。
现场嘉宾纷纷发言,表示读书会的收获很大,对战略哲学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分析框架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展现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期待以后可以继续组织类似的读书会活动,系统地提高战略思维水平。
杨卓博士(右)在发言
严鼎程博士在发言
郑洁副教授在发言
段培君教授在点评
段教授与参会读者在交流
供稿:江生亮、严鼎程
终审:孙盈智
摄影: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