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智赋能,助力矿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战略专委会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深度实践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8-25
来源: 创新战略专业委员会

8月18日,由贵州省工信厅、自然资源厅指导,贵州省矿业协会主办,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创新战略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25矿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贵阳召开。大会以“聚智赋能·富矿精开”为主题,吸引了政产学研各界代表及贵州矿业协会会员500余人齐聚一堂,共绘矿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1756436954785.jpg


大咖云集,共话“富矿精开”

贵州省矿业协会会长苏传凯,原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程立伟,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杨兵、省工信厅副厅长何波等出席并致辞。创新战略专委会专家委员张建伟院士,高分子材料专家张以河院士,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王庆林总工程师,贵州理工学院芦庆和副教授等专家应邀出席并作主旨分享。

3.jpg


固废蝶变:让磷石膏等固废资源“变废为宝”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以河聚焦贵州巨量磷石膏等固废资源,结合负责的“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多年的研究基础,提出“材料化综合利用+矿区生态修复”一体化解决方案:将磷石膏转化为3D打印建材、土壤修复剂、水泥缓凝剂等高值产品,同步实现土地增值、绿色矿山与资源升值,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实践路径。


智慧矿山:AI赋能,让矿业更智能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德国汉堡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张建伟以“具身智能赋能智慧矿山”破题,针对当前矿山面临井下作业风险,人力成本攀升等问题和挑战,指出大模型+机器人可显著降低井下误报率、减少人力成本,并从技术可行性、经济性与安全提升三维视角,分享了人形机器人“上岗”矿井的最新案例,呼吁矿山企业“主动拥抱AI,而非被动等待AI”,并探讨了极具推广价值的实践举措。

1756437021175.jpg


水害智治:喀斯特矿山的“透明”之道

王庆林总工程师针对贵州喀斯特岩溶地貌条件下煤矿开采面临的水源构成复杂、导水通道隐蔽性强、水害风险突发性高等特征,系统阐述了结合区域特点构建的“超前探测、分类治理、动态监测、长效管理”水害防治闭环体系。重点剖析了“随钻随探”及“电磁法与超声技术协同”等透明地质探测技术,强调通过精准地质信息获取与超前水害治理措施,达成水害风险可控与煤炭资源高效开发的双重目标。提出了贵州煤矿技术升级改造、实现降本增效、具有地域适应性的“贵州方案”。


校企协同:把论文写在矿山深处

芦庆和副教授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系统介绍了该校近年来在矿产资源安全高效绿色开采领域取得的长足进展,重点阐述了与地方矿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业绩成果。他系统提出以“问题导向、平台支撑、人才筑基、政策护航”为核心,通过精准识别需求、实体化合作、产教融合、政校企协同,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从而实现“真问题—真办法—真效果”的闭环。


1756437045355.jpg


会后深访:把智库搬进矿山

19日,张建伟院士一行赴贵州博物馆、贵州地质博物馆及部分矿山企业走访调研,根据实地智能装备、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现状,了解行业市场需求和发展痛点,并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专委会声音:做创新链上的“超级节点”

作为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和聚焦创新、聚焦战略、聚焦发展的高端智库,创新战略专委会持续为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提供智力支持。下一步,专委会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携手贵州矿业协会共建“产学研用”发展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加速融合,助力贵州矿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创新力量”。